文/游原一
在漫天烽火、硝煙彈雨的藝術戰場中,黃銘哲,如黑夜行獸一般,不動聲色地在縫隙中尋求生存之路,藉由創作來訴說自身的情感,以無止盡向前奔馳的意志,實現藝術創作的意向與心路歷程。黃銘哲在殘酷現實的冰冷中,具體解釋了內心的熱情,強烈表達出不屈服於現實的鬥志,其作品如同一種心靈上的鋪陳敘述,使其得以從中獲得情感上的平撫。
審視黃銘哲的創作歷程,自七○年代的鄉土寫實時期、八○年代的人文溫情主義、九○年代的裝飾華麗的都會風貌,到迄今的綜合精粹表現,期間歷經平面、立體與複合的創作形式,顯著的遊走特質,讓作品內容與形式不斷的改變,黃銘哲縱橫於繪畫與雕塑相異的藝術表現語彙之間,擷取互為對立的元素使之融合,在矛盾與衝突中,不斷的自我冒險,找尋新的造形語彙和結構體式,探究創作的本質。
無論是繪畫或是雕塑作品,黃銘哲透過標誌性與象徵性的手法,將各種表現形式徹底解體,如主題、形式、內容、觀念與技法,並賦予作品有著難以論及的情緒經驗,以及意味深長的閱讀空間。在個人的詩情王國中,也可見黃銘哲對於社會環境變遷的敏感度,作品中的主體,既是現實,也是現實的象徵,在幽默的想像力下,映現黃銘哲的自在與眷戀。
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,黃銘哲始終維持著從容不迫的姿態,藉助藝術創作的熱情,傳達自身情緒的努力與真實,終日探索與尋覓,不斷蛻變的王者性格,讓自己一再突破自己,經由潛修沉澱之後,再度嘗試巨幅畫作的新格局,思考繪畫的再造命題,重新表現內心的意圖,不改浪漫性情的他,把環境壓力引向生命關照,在孤寂詠嘆中抒發人間熱情,以冒險者之姿,恪守著自己的理念,燃燒著自己的生命,對於藝術,黃銘哲有著堅定不移的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