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

空冷的悲涼美學-連建興

文/游原一

廢墟的存在召喚人們對於逝去文明的想像,行走在廢墟之間,常有著一種被時間遺忘的哀傷氣息,在這杳無人煙中,斷垣殘壁裡,有著難以言語的死寂與空虛,這看似荒涼敗壞之地,卻在連建興的畫中,正以一種崩離斷裂,卻又渴望聚合的方式,展現出一種難以複製的異想風景。廢墟成為連建興畫裡的基礎舞台,透過物像錯位與變造景物,將各種帶有隱喻性的物件安置在多元的時空中,在現實中建造虛構,卻又以虛構編織現實,建立自己記憶中的孤城樂園,在廢墟逝去的蕭瑟中,加入奇蹟式的生機等待,寄情於自己假想的荒城樂土中,表現一種情境式的象徵寫實。

在靜謐與神秘的畫面中,潛匿著連建興的情感羈絆,對於某種已經消失的產業之憑弔,連建興審視在文明發展過程中,所引發的各種生態、環保問題,透過畫面中種種的物像,催促著觀者對環境進行觀察與反省,重拾歷史認知。連建興喜歡在原有的場景空間中,捏造一個有別於真實世界的虛構文明,將畫面空間重新建構成新的故事,賦予更寬廣的人文內涵,一方面感性十足,誇大地變造現實,一方面卻平和冷靜,追求寫實的客觀表達,呈現一種情逸趣和對生存環境的內省關照,表露出對於自然與人文間的深層感觸,係可和諧相容依存,體現自身對於現今生活環境的危機意識與關懷。

孤城樂園的背後,隱藏著一個不斷被替換、變容及加工的不自然過程,在廢墟中所遺忘的景物,被連建興挖掘出暗藏的寓意,藉由挪借的方式,將古蹟的殘留、風景的位移以及樂園的模擬,再現心中想像的城邦。

在凝止時間的靜默中,望著連建興的異想風景,對比著廢墟再生的盼望,一股悲涼的情緒襲上心頭,彷彿一首迴盪在空曠廢墟中的文明哀歌,正透露著些許的無奈與心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