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

顯微鏡頭的探徵-張騰遠的微型手術

/游原一

一位處於純真狀態的觀察者-張騰遠,穿梭在隱微世界中尋找一種新意象,試圖劃破一切界限,重組形式的經緯,其以清新的眼光引領觀者,進入那可見與不可見的微觀世界,隨著空間向度的解放,意象變形與脫逸,觀者體驗到一種永世的無定狀,使得微型世界成為一瞬的印象,在運動變幻過程的定格中,存放著理智無法閱讀的神秘。

《騰氏生物科技》,從生物科技工程的角度切入,以卡通人物的肢體為實驗對象,好似記錄著切片取樣或是醫療注射的步驟,就像在顯微鏡下檢驗著生物切片,謄錄這些微小生物的形變。《騰氏生物科技》,散發著一種正在做著某件事情的訊息,張騰遠徘徊於每一個生物意象,緩緩地察看生物,並審查細節表徵,追求一種不確定的線索感,其以靈慧的微縮藝匠與散逸的淘氣巧思,繪製一個自成寰宇的整體景觀。張騰遠以這種近乎放大微觀的取景角度,使得原本可以整體被看清的事件,因而編碼模糊化,但觀者只要朝著張騰遠所提供的解碼線索,則會見到微型世界的核心,便能讀到蓋玻片裡的景象,實乃機智的微妙之處。

觀者在接受這短暫易逝的幻想印象時,正面臨一個習以為常的意象,卻無法看到整體的情況,此時意象局部成為視覺的唯一依賴,意指觀者在進行線索拼湊時,將遭遇含糊不清的特質與無法定論的結果,而觀者在這樣脆弱易摧的意象中,是否能夠感應畫面深度的詩性,還是僅反映出藝術家流連於表面的企圖,著意於探索萌芽意象的那層淺表狀態,是值得觀察。

《騰氏生物科技》存有一種直覺式的辨證,不斷送出連綿的訊息,卻又不可通解,好似廓清一個自我完成的純粹意象,與一個滿足於概括現存的思想後,展顯出觀念與意象之間的本質差異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文發表於《藝術觀點》,第38期,2009.04,頁25